城市24小时 | 江西“人口第一大市”,主动出击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579265_
(资料图)
据大江网及赣州发布消息,日前,赣州发布新时代人才政策,从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就业创业扶持、引才育才奖励、人才平台奖补、成果创新转化、人才科创飞地、人才住房租购、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优惠、个人所得税专项补贴、人才家属服务、子女入学、保健疗养、家政服务、观光出行、对口联系、一事一议共16个方面制定了有力举措。
据悉,此次发布的人才政策在认真学习粤港澳、珠三角发达城市做法的基础上,对人才、科技、人社、住房等政策作了集成提升,基本实现了人才政策“一单清”,在赣州创业就业的各类人才,按照类别不同,可分层次享受相关政策。比如,来赣州市创业或全职到赣州市单位、企业工作的A类(国内外顶尖人才)可享受人才特殊津贴,共600万元,每年200万元,连续发放3年。
对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落户赣州,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首次在市域内缴纳社保的,按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及大专学历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生活补贴,分3年发放,社保每缴满一年发放一次等。
解读:赣州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七普”数据显示,南昌作为省会城市,以625万的常住人口数量排在江西省内第三位。
即便过去两年,南昌常住人口增长连续突破10万人(2021年18.3万人;2022年10.06万人),2022年末常住人口规模达到653.81万人,一举赶超上饶,但面对常住人口898.81万人的赣州,仍只能屈居江西省内人口第二大市。
赣州面积之大,相当于南昌的5倍有余,这是其集聚人口的基础优势,但不是全部。2010-2022年间,赣州的GDP排名从102位上升至62位,涨了40位,从这一点上看,赣州也算是凭实力留人。
过去,江西发展备受诟病的一点,就在于在“强省会”还是“多中心”的战略选择上不够坚定,南昌首位度过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和辐射作用不足。即便是近年江西明确提出要推行“强省会”战略,南昌经济首位度仍不升反降,由2010年22.9%降至2022年22.5%。
根据南昌去年10月底发布的《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在做大城市人口规模方面提出,到2025年,南昌常住人口增长至700万人;到2035年,常住人口增长至800万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1000万人。对比目前赣州的基数,短期内江西“人口第一大市”不会发生改变。
不过赣州也并非高枕无忧。从过去两年的数据来看,赣州人口增量分别为2021年0.88万人、2022年0.81万人,对比南昌的增量,差距悬殊。与此同时,赣州统计局分析指出,赣州仍存在人口性别比上升、生育率下降等问题,人口结构面临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
作为传统的交通要道,且毗邻经济发达的广深等城市,赣州有着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就近优势,也必须面对周边发达城市的虹吸。去年2月,赣州多地曾推进“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行动,动员留守儿童家长返回家乡就业创业,号召人们“留在赣州,建设赣州,别担心找不到好工作”。
事实上,从全省来看,江西是人口跨省流出的大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去广东、福建及周边其他省份打工。早在2021年,江西便提出全面放开全省城镇落户条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江西、进城镇。站在同一起跑线,南昌和赣州想要吸引、留住更多人,更要主动出击,在产业和政策上下苦功。
#动向
浙江发布“民营经济32条”
8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相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次政策共32条,围绕“实实在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不断擦亮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这一总目标,突出“集大成、浙江味、含金量”三个鲜明特点,提出了“提信心增预期、降门槛扩领域、真公平破隐性、拓市场促升级、优氛围增服务”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也是继8月23日浙江省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后的又一个定心丸。
上海出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行动方案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介绍,为切实提高上海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的工作成效,全面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提升食品安全精细化治理水平,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近日出台《上海市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行动方案(2023-2025)》。2023年将完成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及应用场景信息化建设阶段性任务;对已纳入本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目录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追溯信息覆盖率和上传率保持在100%。
重庆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消息,《重庆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已于日前印发。当中提出到2025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4.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以上,全市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碳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
第10家湖北实验室来了
8月27日,湖北时珍实验室正式揭牌。该实验室由湖北中医药大学牵头组建,依托武汉市人民政府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担任实验室主任,是第10个湖北试验室。王琦表示,湖北时珍实验室的组建,是湖北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湖北推进科技强省、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是擦亮李时珍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
首次发布云南紧缺这些高技能人才职业
日前,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首次公开发布《2023年度州(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着力缓解云南省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难题。此次发布的重点产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主要聚焦绿色能源、绿色农业、文化旅游、有色金属、生物五项优势产业,其目的是结合云南省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引导培养优势产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和领军人才,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声音
生态环境部:我国已启动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
8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在会上表示,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已于2023年全面开展,计划于2025年完成全面调查和评估工作。此次调查以全国近岸海域和283个海湾为重点,目前已获取我国近岸海域754个点位的调查数据,约4.3万个。
据王菊英介绍,此次调查按照“摸清家底、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总体思路,以摸清我国管辖海域各类污染物本底、各海湾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影响等为主要目标,全面掌握海洋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新时期准确分析研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环境风险、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制定中长期规划目标任务,实现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等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
#数读
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上半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多类应用用户规模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一是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仍稳居前三。截至6月,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47亿人、10.44亿人和10.26亿人,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1%、96.8%和95.2%。
二是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等用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6月,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3492万人、3091万人、3592万人,增长率分别为8.0%、7.3%和7.3%,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三类应用。
#放榜
2023暑期游报告:城市热度TOP10都有谁?
暑期步入尾声,携程发布《2023年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今年暑期,国内旅游市场较2019年实现全面增长,出境游复苏态势显著。消费者呈现出游半径增长、出游频次提升、愿为体验付费的趋势,研学游、酒店度假、赛事演出、沉浸夜游等成为暑期消费热点。暑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分别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杭州、西安、重庆、深圳、南京、长沙。
今年暑期,新一线城市(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等)用户出行热情最为高涨。截至8月23日,携程暑期高铁游订单环比前两月增长达到51%,其中,新一线城市用户高铁游订单量增长排名第一,对比2019年同期订单增幅高于一线城市用户8%。机票方面也呈相同趋势,新一线城市用户机票订单量较2019年的增幅高于一线城市11%。
国际机票方面,截至8月23日,暑期跨境航班量较2019年同期已恢复接近五成,暑期出境机票均价同比降低66%,高于2019年同期15%。数据显示,暑期出境机票目的地城市Top10为:中国香港、曼谷、东京、新加坡、中国澳门、首尔、大阪、吉隆坡、普吉岛、中国台北,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及亚洲地区。出境客源地城市Top10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重庆、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