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街道:让居民幸福感“旧地升温”
□苏报记者 王可
近期,姑苏区金阊街道在调研时发现,一些可回收物,如报纸杂志、纸板箱等被居民堆放在楼道里,等着回收“变现”。但同时,居民找到回收的渠道并不通畅,久而久之垃圾越堆越多,影响楼道整体环境。街道社区迅速行动,对症下药为“它们”找“归宿”——每周一次的“小巷里弄”有偿回收服务开进老旧小区,帮助辖区老人解决杂物处置难题,为居民群众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金阊街道在推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在重点用好共建单位资源、打造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充分激发“能人效应”上寻求突破,真正实现老旧小区“服务群众零距离”。
用好共建单位资源
“社区吹哨、机关报到”
金阊街道白莲社区由多个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住宅小区组成,共有220个单元楼道。每个单元楼道都有一个挡雨遮阳的雨棚,长年累月下来,堆满的线缆、杂草、生活垃圾导致顶棚积水,让“高龄”雨棚不堪重负。
近日,在街道社区的牵头下,各方力量组成6支“空中超人”突击小分队,对首批三元二村所在的109个单元楼道雨棚开展地毯式清理和雨水管疏通工作,为居民的日常出行保驾护航。
近年来,金阊街道持续加强与共建单位合作,汇聚多方力量,在广泛凝聚、精准服务群众上持续发力,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白莲社区与姑苏区城管委第一党支部结成共建单位,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实现“社区吹哨、机关报到”,发挥共建单位的优势特长,切实帮助社区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打造网格化治理机制
“微网格”撬动“大治理”
作为老旧小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微网格”承担着服务居民、优化管理的重要职责,是承接各种资源和服务的重要载体。借助微信平台的“微网格群”,更能让处在网格中的每一位居民及时反映和了解各类信息。近年来,金阊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深挖网格潜能,打造“1+10+155”的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覆盖老新村、背街小巷等不同区域,提升治理成效。街道组建了一支地况熟、人缘足、技能优的网格员团队,定期上门走访了解民生诉求,主动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
不久以前,学士社区一位居民弄丢了家里的棉被。棉被里裹着的证件十分重要,这让他心急如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在社区“微网格群”发布棉被丢失的消息,这引起了网格员张锁风的关注和重视。
经过实地走访以及和周边居民沟通后,张锁风将目光聚焦在隔壁正在搬家的一户居民上。原来,这户人家因为搬家,错将放在楼道内的棉被当成自家物品一并带走……就这样,借助“微网格”力量,棉被丢失的“小插曲”得以解决。
让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能人库”圆梦“小幸福”
金阊街道还充分激发“能人效应”,打造涵盖“民生能人”“文化能人”的“能人库”,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打通老旧小区基层治理的“末梢梗阻”。
独居老人生病需要陪护、下水管道堵塞急需疏通、血压器坏了亟待维修……街道“妙师傅”网格志愿服务队陆续收到居民的求助。同时,“妙师傅”探索实践夜间志愿服务模式,填补社区志愿服务时间缺口,实现志愿服务全时、全域。
“能人库建立以后,居民遇到困难,都能在库里匹配到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能人,也有助于基层更好地开展为民服务工作,推动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金阊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还将在日常型“能人”挖掘和组织的基础上,建强适需化、专业型“能人”,积极同辖区单位对接,将单位性质、职能业务与居民需求相链接,及时响应居民的个性化、专业化、突击型等各类服务需求。
关键词: